“正常的‘休息’,不是福利,也不是福报,而是法律赋予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。”
01
前两天,在另一个号上发了一篇名为《干不下去的银行员工,去休个年假吧》的文章。
在文章中,建议处于焦虑迷茫的银行员工,去休个假,好好调整一下,顺便思考一下未来。
没想到,在评论区,看到了一片“哀嚎”。
很多员工都纷纷表示,自己也想休假,可是由于各种原因,根本休不了。
有的说,现在想休假比登天还难,需要经过层层审批。而且领导还会以“任务没完成,你还好意思休假”为理由进行阻拦。
让员工有一种自己不是休假,而是离职的错觉。
有的则表示,自己也申请了很多次,但领导总是以“你休假了,你的工作谁来干”的借口拒绝。
意思表达得很明显。
全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,谁都不能少,少一个单位都没办法运转。
所以员工要有觉悟,有奉献精神,要以大局为重,要懂得牺牲小我成就大我。
还有人详细地分析了单位的“套路”。
一季度旺季营销,全员不允许休假。二季度要做好业务的平稳推进,不建议休假。
三季度要做好业务储备,不能休;四季度业务收官加旺季营销,你好意思休?
总之在单位眼里,全年都不宜休假。
02
如果从单位的角度来说,这个事还是比较好理解的。
在银行产品同质化极其严重的行业,谁“卷”的厉害,谁熬得久,谁就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。
所以无论是休假,还是准时下班,都不是单位所希望看到的。
谁都想让员工多干活少休息,最好是7*24小时不间断的那种。
正因为如此,各家银行才会十分偏爱加班文化。才会想尽办法,让员工多加班,少休息。
之前就看到过一张截图。
某家银行的领导,晚上十一点多在工作群里发飙。
怒斥那些没有及时回复“收到”并表态的员工,质问他们“业务没做好,为什么还能睡着觉”。
在这样的氛围之下,员工正常休息的时间,早已经被剥夺殆尽。
对外说银行员工是朝九晚五,一天八小时,中午还能休息。可只有银行员工知道自己工作时间有多长。
每天八点左右就得到单位,然后开始工前准备,开晨会。接着就是上午的工作。
中午网点不关门,大家轮流吃饭,一个人也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。有些时候业务比较忙,可能连饭都吃不上。
下午关门之后,又要开始整理票据、参加培训、开各种会、打电话营销......
晚上七八点回家应该是常态吧;九十点回家的应该也不在少数;十一二点回家也不是没有吧。
这就是银行员工的常态。
03
我知道说到这,肯定有人说:“银行员工工资那么高,加点班又怎么了?”
“要是给我这么高的工资,我愿意住在行里。”
“别矫情了,现在哪个行业不加班,大家都是如此,就别哗众取宠了。”
......
关于这个问题,之前已经写过很多,就不多说了。
退一步说,无论工资高低,无论工作有多忙,休息是一名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,是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。
社会中是有普遍加班的现象,但并不代表这就是正确的。反而说明应该改变。
而绝大部分员工,也并不是那种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人。
在遇到业务需要,该往前冲的时候,没有几个人会有怨言,全都自主自觉自愿地放弃休息时间去加班。
这点觉悟,员工还是有的。
而员工所讨厌的,也并不是自己正常的休息时间被无情挤占,而是这些被挤占的时间,全都用来做了一些看不到意义,也不创造价值的事。
加了一天的班,就是为了上报几个数字、拍几张照片宣传一下,甚至仅仅是为了一种形式或者态度。
这样的事一次两次大家还可以接受,可次次都是这样,不免让人产生怀疑。
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员工也需要正常的休息时间,来调整状态,陪伴家人,享受生活。
只可惜在银行,这样的时间,越来越少。